双十一已是两周以前,明天就是黑五,再过两周,双十二又要到了。下半年的购物节,着实有些密集。
其实,11月11日,在世界战争史上亦有重要意义。1918年的“双十一”,德法两国签订停战协议,标志着一战结束。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,如今倒在中国成了“购物节”,不知道是讽刺还是另有说法?
中国人对于一战,多半是不若二战那般刻骨铭心的;但是,谈到一战后的巴黎和会,大概每一位中国人都是要捶胸顿足,发泄点愤懑之气的——无他,惟“山东”二字而已。
历史究竟还是奇妙的。在那次会议中,吃亏的战胜国并非只有中国。被认为是和会“三大国”之一的美国,其实也翻了跟头;其最高代表,总统威尔逊,更是经历了许多斗争与煎熬。这却是许多人所不知的。
一、威尔逊总统和他的“十四点计划”
1913年3月,伍德罗·威尔逊(Thomas Woodrow Wilson)就任美国第28任总统。这位与其说是政客、不如说是学者的总统,[mfn]威尔逊拥有一个博士学位,为历任总统中的唯一[/mfn]上任伊始即热衷于“进步运动”,先后在削减关税、监管银行、反托拉斯等方面立法做出规范。[mfn]参见:Woodrow Wilson,History[/mfn]并且,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,他也多次表态支持个人的自由——按他自己的说法,“自由的历史就是限制公权力的历史,而非扩大它”。[mfn]参见:A Crossroads Of Freedom: The 1912 Speeches Of Woodrow Wilson,Internet Archieve,122-123页[/mfn]
1914年7月28日,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,一战爆发。[mfn]参见:第一次世界大战,维基百科[/mfn]起初,威尔逊选择保持中立,他对国会解释道:
[su_quote]
这样一个(由于选边站而导致的)我们间的分裂于己之和平精神将是致命的,并且可能严重阻碍我们,作为一个伟大的和平国度,担当其应有的责任。我们已准备成为一名公正的调解者,宣扬和平与妥协,不偏不倚,唯以朋友自居。[mfn]参见:Declaration of Neutrality,Digital History。中文为博主自译[/mfn]
[/su_quote]
但是,由于德国发起无限制潜艇战,不断威胁着美国商船的安全,[mfn]当时美国海军尚属弱小,无法担当护卫责任[/mfn]加上其于1917年初试图联墨抗美,[mfn]参见:齐默尔曼电报,维基百科[/mfn]最终,1917年4月2日,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,请求对德宣战;2天后,国会决议通过。[mfn]参见:World War I: Declaration of War from Around the Globe,Liberary of Congress[/mfn]后来的战争走向,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了。
1918年1月8日,为促进和平,威尔逊在两院的联席会议上提出了他关于一战后世界秩序的主张,分为十四项,中文称之为“十四点计划”。主要内容如下:[mfn]参见:十四点计划,维基文库[/mfn]
- 公开外交,拒绝秘密协定
- 海上自由贸易权
- 各国平等贸易,取消壁垒
- 各国缩减军备到足以自卫的最低限度
- 自由、开放、公正地对待殖民地人民
- 恢复各国被侵占的领土,调整意大利边界,允许俄国、奥匈帝国、奥斯曼帝国各邦的民族自决权,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人国家
- 成立国际联盟,各国互相承认主权,不分大小
“十四点计划”体现了威尔逊的核心原则,即公平、公正。而在这十四点中,威尔逊尤其看重最后一点。他认为,只有建立一个联盟,才能“落实正义”、“解放人类”。[mfn]参见:WOODROW WILSON SUPPORTS THE LEAGUE OF NATIONS (1919),Alpha History[/mfn]这也是他在后来的和会中最为用力争取的。
威尔逊的计划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。当时已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,对此尤为敏感。蒋梦麟称赞说,威尔逊总统“为世界求永久之和平,为人类保公共之利权”;[mfn]参见:蒋梦麟,序言,《美國總統威爾遜參戰演說》,臺灣華文電子書庫[/mfn]陈独秀在《每周评论》发刊词中,评价他“光明正大,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”。[mfn]参见:陈独秀,《每周评论》发刊词,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[/mfn]
作为被崇拜的对象,威尔逊的感想如何?在前往欧洲的船上,他这样对记者乔治·克里尔(George Creel)说道:
[su_quote]
全世界现在都倚仗着美国…饥饿者盼望得食,无家者盼望归所,患病者盼望得救…但你我皆知,当下之不幸,与过去之罪恶,如何能够在一日之内、举手之间就得到补正呢?我似乎已经望见,未来那令人失望而沮丧的悲剧——尽管我并不愿意相信。[mfn]参见:George Creel,《The War, the World and Wilson》,163页,Internet Archive[/mfn]
[/su_quote]
看来,对于他将要遇到的困难,威尔逊似乎已有所预感。
二、波涛汹涌的和会进程
巴黎和会有所谓“五大国”,即美国、法国、英国、意大利和日本。他们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会议的进程。[mfn]参见: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,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, 1919, Volume III, Page 172, Office of the Historian[/mfn]五国诉求各异:法国希望获得军事保障(针对德国),以及尽早的战争赔款;英国重视其海权,并且相当关注经济方面的谈判;意大利希望确保其在亚得里亚海的索求(即“阜姆问题”,后述);日本自然是关注山东问题;至于美国,不必多说。[mfn]参见:Ray Stannard Baker, What Wilson did at Paris, 45-46页[/mfn]
但是,总体而言,矛盾只有一个:威尔逊想要“原则”,而其余各国想要“利益”。这种根本性的差异,导致他们从一开始就陷入激烈的辩论。这一过程中,威尔逊的“理想”,不断受到各国的“现实”的鞭打。
和会的第一个焦点,是处置原先德国的殖民地。威尔逊基于他的“十四点计划”,提出:要尊重殖民地人民的福祉,将殖民地交由某国托管——该国必须受国际联盟监督。并且,他主张对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采取同样办法。[mfn]同上书,29-30页[/mfn]
这一提议,立刻就遭到了各国的反对。事实上,对于德国殖民地,他们早就垂涎已久:日本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瞄准了太平洋中的那部分;南非联邦[mfn]非洲南部四个英国殖民地合并成的国家,今南非共和国的前身。参见:南非联邦,维基百科[/mfn]想要德属西南非洲;法国和英国也已有打算。[mfn]参见:What Wilson did in Paris,27页[/mfn]这种情况下,他们怎能对威尔逊的提案“视而不见”?
澳大利亚总理直接表示,“反对托管的原则”,并且得到了各英国殖民地首脑的支持;法国殖民地大臣主张“直接瓜分”;英国首相劳合·乔治展现了一名老练政治家的“风范”,说自己“同意托管这一原则,但也支持英国殖民地得到他们想要的”。为了这一问题,各国争论多日,但威尔逊拒绝退让。最终,为避免延误会期,各国还是勉强接受了托管方案。[mfn]同上书,29-31、34-35页[/mfn]
二月中至三月中,为处理国内事务,威尔逊短暂返回美国。按秘书贝克的话说,这段旅途“给了总统他急需的休养”,因为“当他返回巴黎时,他发现自己立刻陷入了和会上最难搞的问题之一”。[mfn]同上书,36、38页[/mfn]
当威尔逊时隔一月后返回巴黎,他发现和会已然变天:在他归国期间,四大国已经通过了对德的初步和平方案,“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”,“唯一漏掉的,就是国际联盟”。而联盟的建立,本是在和会伊始就已获确定了的。为了挽救他的计划,威尔逊不得不继续斗争。他当即指示和会新闻处发布通告,声明“和会在1月19日做出的、将建立国际联盟包含于和约的决定…是最终决定,任何异议将不予讨论”。[mfn]同上书,38-39、41页[/mfn]
威尔逊的声明,等同于否定了当前的方案,因而不论是真心向往和平的,还是借此图谋利益的,都对他不报好感。法国外交部长在一次采访中严厉批评威尔逊;英国《每日邮报》认为,威尔逊的主张是种“停滞”,要求英国政府“拒绝支持他”。更为糟糕的是,原先还算支持他的欧洲民众,这时也产生了疑虑——由于共产主义在俄国的兴起,欧洲人再一次感受到战争的威胁。他们认为,威尔逊重提联盟,是为了“拖延和谈”。[mfn]同上书,42、52-53页[/mfn]
形势越来越不利,但是,威尔逊为避免和会流产,拒绝了他朋友“将真正原因公开”的提议。[mfn]同上书,55-56页[/mfn]他随后做出的许多挽回名声的努力,也以失败告结。终于,也许是在身心俱疲之下,4月3日,威尔逊病倒,无法继续谈判。[mfn]有说法称,威尔逊可能是感染了当时盛行的西班牙大流感。参见:Woodrow Wilson Got the Flu in a Pandemic During the World War I Peace Talks, History[/mfn]和会由此进入了“最暗时刻”(贝克语)。[mfn]参见:What Wilson did at Paris,63-64页[/mfn]
…请允许我在此处按下暂停键。
距离上次写有关历史的文章,已经过了两个月以上,因此难免有生疏之感。好几次,我都觉得自己似乎是迷失了方向,不知道该如何把文章写下去。好在,到底还是“硬凑了”三千字,大概也算是可以交差了吧(笑)。
读者们也许注意到,本文的第二部分,基本引自同一本书。这实在是无奈之举。一方面,我是要写威尔逊,因此参考他秘书的文字当然最为方便[mfn]按照贝克的说法,威尔逊不是个好作家[/mfn];另一方面,我也不是不知道严谨的重要性,只是我本就读不了法文、意大利文和日文,如何能够“兼听则明”呢?当然,英国方面的史料确是一个方向,但是时间究竟有限。这点,还请大家多多包涵。
敬请期待下一篇!